展览介绍
策展人:张连滨
开幕酒会:2009年10月18日 15:00pm
展览时间:2009年10月18日—11月15日 9:00am-17:00pm
展览地点:东南画廊 (大连市西岗区拥警街46号)
主办单位:大连东南画廊 《中国艺术市场》杂志
电 话:0411—82066300 84303318
邮 编:116021
网 址:www.dngallery.net
E—mail:dngallery@163.com
“笔墨”与红土地
以笔墨表现为形式的中国画,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鉴赏心理、完整的鉴赏情绪及艺术观。可以这么说。中国画的造型是“用笔”的构成,中国画的色彩是“用墨”的表现。自王维之后,时尚水墨,而使水墨兴盛,在中国绘画发展巅峰的宋代,工整严谨的大作及轻松活泼的小品,也多以水墨之形式,但重彩绘画也有如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那样的巨制,所以中国画并非厚此薄彼独重水墨,对色彩表现之形式也是并重的。近年来许多优秀的现代绘画作品,竟大多也是以色彩表现为形式的或工笔或意笔的重彩及淡彩。可以认为这是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也许还与现代社会形态的丰富多彩有着某种深层精神上的关联。
李平的一组《红土地》绘画,形式也是以色彩的热烈、色彩的跃动、色彩的情绪表现着一种蓬勃的生命活力和蒸腾向上之精神的,作品中的红土与绿禾,色彩清纯、对比响亮,与田间山石的疏落错杂,相承相生,极富大自然的亲切感。色块的富有变化和节奏在依形有序的运动中产生了作品现代性和音乐感。他给我们的感觉首先是色彩的、艺术的,但又显然带着浓浓的、清新的、现实的红土之气息。近二十年来所谓中国化的现代性形态也无非是用笔用墨的狂放态、获抽象态、再或以水墨形式摹仿西方现代绘画的那种近乎复制的作品,然而凡有见识的艺术家心中都非常明白,这类作品并非有中国画正真意义上的现代性。
究竟怎么才能算是中国画的现代表现形式,也即怎样才能使中国画的形式具有现代性?仁者之见固然不同,即便是同仁,所见也必有千差万别。从创作者的角度上,我以为绘画的现代性实质上只能是对表现形式有别于传统绘画的新创造,或表现在对现实题材的关注再或体现在对艺术新观念、艺术新思维的探求实验中。所以中国绘画任何一种表现形式的原创多是发生在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及创造精神的画家身上。
凡言中国画,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笔墨”。一般认为中国画就是笔墨,没有笔墨不能认为是中国画。而“笔墨”的概念却又往往是停留在浅层而又是传统技法意义上。只有以开放的学术心态去理解和对待笔墨之于绘画、之于表现能力的功用,才可能使自己的创作拥有宽阔的空间。古往今来,约束画家创造力的不是传统,更不是别人,而多是自己。从李平创作的这组《红土地》作品上看,面对这片艺术形式尚未涉及的红土地,他也许并没有去想该怎样使自己的作品中要有传统之身影、该怎样昭示作品中还有着程式化了的笔墨之存在,而是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他“所要画的、感受最深的、最真的”这片红土地上,他倾注了自己深深的情感,表现着他对大自然的那种炽热的爱、那种独特的感受和那份诚挚的亲切,他是在用心、用情感去表现,以致淡化了对传统笔墨程式的理性。在这种状态下,李平以自己审美之理想及艺术激情之变化主导笔触的动静与轻重,及墨或色的强弱与主次,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所感到的依然是对用笔、用墨的艺术地控制之美感,而作品中表现出的某种现代性气质也正是来自于对这种用笔及用色的把握中。
“笔墨”技法是要发展和创造的,也是需要发展和创造的。对“笔墨”是作广义的理解和对待,还是作狭义的理解和对待,确只能是画家自己的事。
况 达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