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工作历经漫漫17年,走访全球260余家文博机构,收录12479件(套)中国绘画藏品,如千里江山图、货郎图、捣练图、听琴图、送子天王图……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是迄今藏品收录最全、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于3月10日正式开幕,丹青国宝因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重新相聚于浙江美术馆,是迄今为止最全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展。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现场
2022年3月10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在浙江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17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大系”至今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79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汉唐奇迹”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宋韵无尽”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宋韵无尽”展厅
展览分为“盛世修典”“久久为功”“大国宝藏”“转化发展”四个板块,利用图像、文字、新媒体科技等多元化展示手法,呈现了“大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绘画的宏富成就。展览里集中亮相的1500余件先秦汉唐、宋、元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是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绘画“国宝”的一次重要团聚,更是实证中国美术史博大精深的生动实践。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无界之境”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无界之境”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无界之境”展厅
在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把利用全球领先3D石窟复原技术等比例复制的中国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大足,以及四川安岳石窟和浙江杭州西湖石窟中的若干个典型洞窟,和唐代佛光寺的数字化成果,汇聚到“东南佛国”杭州,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中国石窟艺术、建筑艺术对历代绘画的深远影响。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转化发展”展厅
同时,本次展览以“艺术+科技”为理念,特甄选来自浙江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院校的近10组优秀数字艺术作品联袂展出,以“数字化共享”为宗旨,通过使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动态捕捉、眼动仪等科技手段,赋予传世古画新的艺术生命,展现了在高新科技发展引领下,当代高校学子艺术创作的新探索。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现场
作为浙江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文化项目之一,本次展览在浙江美术馆举办,意义特殊,规模空前。展出内容分布于浙江美术馆1、4、5、6、7、8、9、10、11、12号厅及天光长厅、藏品陈列展厅,总展陈面积近一万平米,是近年来浙江美术馆举办的体量最大、使用展厅最多的同展期同一主题展。
本次展览于3月10日正式开幕,将持续至4月20日。
第一部分 盛世修典(中央大厅)
中国历代绘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 2005年习近平同志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现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录海内外 260余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 12479件(套)。其中国内藏品 8910件(套)、国外藏品3569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先后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 66卷 240余册。这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现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被列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并被列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务院台办、国家文物局、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国家出版基金规划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等各级各部门领导,以及海内外众多文博机构与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的取得,促进了我国的艺术、文化与学术建设,提升了我国的文化形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实施好这项工程,对于繁荣中国美术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现场
第二部分 久久为功(四号厅)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国历代绘画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艺术的瑰宝。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代绘画拥有过辉煌,遭遇过浩劫。新中国成立后,她迎来新生。而今天,她又昂首走进新时代。一部中国绘画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第三部分 大国宝藏(五~十三号厅)
17年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坚持最接近原作的影像标准,采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收集了全世界涵盖绝大部分中国绘画精品佳作的数字化图像。为确保最佳出版品质,项目组反复调图校色,力求精准再现原作神韵。今天,在这里展出的是“大系”之“先秦汉唐”“两宋”“元代”三个单元的编纂出版档案中,用于校准工作的高保真调图校色打样稿。通过这些打样稿,展示了一个传统原作展览所难以实现的、超越时空阻隔的中国绘画史。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汉唐奇迹”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汉唐奇迹”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汉唐奇迹”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汉唐奇迹”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汉唐奇迹”展厅
汉唐奇迹(先秦汉唐绘画)
中国绘画起源甚古,很早即有了以线条为造型基础的美学特征,并以“状物形”为基本方向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到汉代,绘画艺术由“概念性刻画”逐渐演变成“写实”风格,呈现出重大的形式转折。如人物画,从僵直、无生命的状态变得“气韵生动”,宛如发生了“奇迹”。汉唐以降,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更多民众在美术舞台上显露头角。山水、花鸟也逐步摆脱原先作为人物画背景的依附地位,在中晚唐时期发展为独立的画种。
此一阶段,宫廷贵族及士大夫阶层之中鉴赏与收藏群体的逐步形成、宫廷画师与民间画工等职业创作队伍的日益壮大,绘画艺术广布于宫殿、祠堂、寺观等社会公共空间及各种民间生活场景,使艺术审美逐渐成为社会的集体意识与普遍风尚,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无界之境”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无界之境”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无界之境”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无界之境”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无界之境”展厅
无界之境(敦煌黑水城绘画与3D复制典型洞窟等)
从两汉、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在帝王皇室的皈依垂范与上层社会的推波助澜下,佛教与本土儒教、道教等相融合,寺院营建热潮遍及全国,随之演变成为规模空前、旷日持久、社会广泛参与的美术运动,催生了数以千万计的融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美术空间。其中,石窟寺因其体制雄伟、演替有序,成为宗教理想所幻出之一大美术渊薮。藉此,原为统治阶级把持的国家美术资源,大踏步走入社会民众之日常生活。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宋韵无尽”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宋韵无尽”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宋韵无尽”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宋韵无尽”展厅
宋韵无尽(五代宋辽金绘画)
经过五代时期赓续创新,宋代绘画的“再现”技术进一步发展,几近“诸法皆备”,被推尊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巅峰。滥觞于唐代的山水画,不仅形容朴茂、四时兼备,而且尺度纵横、气韵生动,充分展现出中国人对自然世界的整体美学把握。同时,人物画技法更趋精微、取材更显广博,体现出“以图鉴史”的磊落格局;花鸟画则承接西蜀、南唐之流变,工整与野逸俱至,成就数百年不辍之盛景。至此,中国绘画充分展现出寄托中华民众俗世情怀与终极梦想的艺术伟力,成为维系民族自信、构建国家共识的重要支柱。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桃源春晓”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桃源春晓”展厅
桃源春晓(元代绘画)
元代是中国绘画的分水岭。
与唐宋时期相比,元代绘画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作为统治中心的北方地区,金代所遗留的北宋绘画样式仍保持了强大、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元代官方或庙堂趣味的代表。而在江南地区,原本依附于朝廷的宫廷画师及民间画工重新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于是,以“写意”为追求的文人画传统,崛起为绘画的主要类型,绘画和书法的言志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极大提升了绘画表现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在逐渐消逝的岁月里,共同构筑起永远的桃源胜地。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转换发展”展厅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转化发展”展厅
第四部分 转化发展(一号厅)
2014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大系”工程跨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四个五年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扎实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浙江大学将继续努力,为打造世界一流的艺术学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的贡献。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之浙江美术馆一景
据悉,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将陆续开展一系列展览活动。除本次浙江美术馆大展外,今年5月,“大系”将走进“红船启航地”浙江省嘉兴市,融聚嘉兴特色,打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嘉兴样板”。下半年二十大召开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专题展览,以史为脉、以美为媒,充分展示浩瀚深邃的中华文化精神。
部分展出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引路菩萨图 大英博物馆唐 佚名 绢本设色 80.5×53.8cm 先秦汉唐 英藏敦煌藏经洞出土图像
唐人宫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 佚名 绢本设色 65×103cm 先秦汉唐 台北唐画第二卷 第一册
匡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代梁 荆浩 绢本设色 185.8×106.8cm 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一册
乞巧图 大都会博物馆 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162.0×111.0cm 宋画全集第六卷第三册
八达春游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五代梁 赵喦 绢本设色 161.9×102cm 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一册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 范宽 绢本设色 180×104cm 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一册
早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 郭熙 绢本设色 158.3×108.1cm 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二册
岁朝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 赵昌 绢本设色 103.8×51.2cm 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二册
文会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 赵佶 绢本设色 184.4×123.9cm 宋画全集第四卷第三册
大势至菩萨 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13世纪 佚名 绢本设色 155.5×62.5cm 宋画全集 俄藏西夏黑水城出土图像
虞山林壑图 大都会博物馆 元 倪瓒 纸本墨笔 94.6×36.9cm 元画全集第五卷第三册
(本文图文资料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览组委会提供,现场摄影:王锦超)